作者: 胡德光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25 09:48
近年來,成武縣公安局茍村集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充分發揮派出所前沿陣地作用,搭建調解平臺,整合多方資源,健全聯動機制,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小、處置在早,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,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了新活力。
“千里修書只為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。”今年5月,成武縣茍村集鎮村民李某與劉某因宅基地產生爭議,其間互相辱罵,引得村民議論紛紛。據了解,李某與劉某的矛盾源于歷史遺留的宅基地界限不清問題。多年來,雙方對土地邊界各執一詞,互不相讓,多次發生爭執,此次墻體變形倒塌讓雙方矛盾再次升級,鄰里關系一度劍拔弩張。面對糾紛,茍村集派出所迅速啟動“警調聯動”機制,民警和司法所人員多次深入村莊,走訪了解情況,與雙方子女懇談10余次,親民調解室、睦鄰智囊團、專業律師等調解員協同發力,以法為綱、以情為絡,耐心疏解郁結。
6月2日,派出所調解室內暖意漸生。民警會同司法人員和村干部同當事人齊聚一堂,一場持續3個小時的坦誠溝通成了轉折點。在調解小組引導下,劉某和李某均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也理解到對方的難處,在和風細雨中消除隔閡,鄭重簽下和解之約,承諾共護鄰里清寧,困擾數年的鄰里矛盾畫上圓滿句號。清代“六尺巷”的謙和之風,穿越百年時光,在這里煥發新生。“真心感謝咱民警同志的調解,我又多了個好鄰居。”握著民警的手,劉某和李某感激不已。
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著力打響“親民”調解品牌。茍村集派出所創新運用“加減乘除”及“銀鄰”工作法,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、全鏈條化解,繪就了以和為貴、多元共治的基層治理新“楓”景。 通訊員 孔令乾 記者 胡德光